首页 > 资讯中心 > 铁画百科 > 铁画迎客松的艺术价值

铁画迎客松的艺术价值

时间: 2010-07-18 来源:中国芜湖铁画工艺品店

铁画《迎客松》问世己近五十年了。

从问世之日始,就得到人们的无上珍爱。起先,它为安徽厅进门的屏风,由于它的独特光彩和突出风格,不久就移放到国家厅,并且居于主要的地位。几十年来,党和国家的许多领导人总爱在《迎客松》前与宾客合影留念,全国人民的心中都留下了它那婆婆秀丽的姿影。至今,它与黄山玉屏峰侧活着的"迎客松"遥相呼应,交相辉映,成了我们国家的国宝。

人们这样喜爱《迎客松»,是因为它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特有的魅力。

铁画《迎客松》的艺术价值,首先在于,它绝妙地表现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。

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,意味着中华民族屈辱、黑暗的昨天,一去不复返了。整个的中国,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,朝气蓬勃,蒸蒸日上,对强权不屈服,对朋友不居傲,顶天立地,名震全球。

《迎客松》的独特艺术境界正充分反映了这种精神。

苍劲挺直的树干用近两百斤的坚铁打成,上面鳞圈斑驳,苔痕依依,上接苍字,下契峭岩,恰似在同大自然的风雨雷电进行顽强拼搏,铮铮铁硬,不可摧折。它那用两万余根铁松针组成的树冠,墨墨密密,层层相迭,活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。树干与树枝、树叶之间,淡自虚空,象是有云缠雾绕,更显出松树整体的空灵,透出一派生机。松树的主体立于画面的偏左一侧,枝柯由左向右伸出。按我国传统习俗,以右为尊。那巨大的枝柯似人格化的双臂,拥接四海来客。

整幅作品采用半立体式造型打造,树干是半圆体的,两边的鳞阁小而实,中间部分的大而散,显出树干油亮浑圆

,从而造成了一个强烈的立体透视效果。树校与树枝的交错处,松针与松针的结集处,亦都是采用立体处理办法,交叉重叠,逼真生动,葳袭荫郁之状毕肖,充满了活力。同时,加上强烈的转折对比,虚实相间,远处的天都峰和松鼠跳天都等盛景,以刚柔相济的细密铁线,轻轻勾勒轮廓,这样使主体迎客松更加突出,处于顶天立地的特有位置上,充分地表现出了迎客松的气韵和神来。

铁画《迎客松》的创作成功,在铁画创作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。以往,铁画一般都为咫尺小品,象《迎客松》这样重二百公斤,长四米五,高二米五的超大型铁画,是史无前例的。«迎客松》是铁画创作史上的奇迹。宦锻接工艺上,采取八个红炉一起作业,最后四个红炉同时升温,八大锤同时红接,这也开创了铁画工艺史集体劳作的先坷,以往铁画都为单炉独锤所作,很难进行集体锻造。从工艺的角度上讲,铁画艺人们的技艺、锤功、心力必须高度一致,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《迎客松》有机的整体结构。从这里也可充分证明,以储炎庆为首的芜湖铁画艺人们,的确己经具备了很强的艺术创作能力。[本文摘自《铁画艺术》,由中国芜湖铁画销售中心编辑整理]

 

分享到:

大家都在看